《武梁祠》:镌刻在石头上的华夏文明记忆

2024-06-14 09:55:14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田艳敏

《武梁祠》:镌刻在石头上的华夏文明记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年文明古国第一次在全世界最重要的舞台上展示自己。舞台中央长卷缓缓展开,孔子、老子对视拜会。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幕之一。这幅“孔子见老子”的原版画像石,目前就收藏在山东嘉祥的武氏祠博物馆内。

  武氏祠博物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梁祠,是东汉隐居乡间的儒士武梁的家族祠堂。武梁祠周围至少存在三座武氏家族成员的祠堂,过去它们与墓地中的石阙、石碑和石狮被统称为“武家林”,如今作为文化遗存被定名为:武氏墓群石刻。1961年,武梁祠与北京故宫、曲阜三孔、西安碑林、敦煌莫高窟等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梁祠为何会在学界有如此高的地位?简单来说,虽然仅是一个家族祠堂,武梁祠内却藏着大规模、保存完整的汉画像石群,记载的内容浓缩了汉代三大思想体系。并且,武梁祠用图文互证的方式向世间展现了远古君主的形象,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三皇五帝”的形象记录。

  四集纪录片《武梁祠》,从艺术、历史和人文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武梁祠的魅力。第一集《探碑》,讲述了武梁祠的发现过程,揭开了其神秘面纱。第二集《窥象》,讲述了以武梁为代表的儒生们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第三集《錾刻》,讲述一千八百多年前汉代画像石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第四集《传拓》,讲述了自宋代便受到学者关注的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如何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探访。纪录片不仅关注于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更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武梁祠被誉为汉代“石上史诗”的家族祠堂,代表着汉代石刻绘画最高水平,并且蕴含了古人对诗人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想要把如此厚重又陌生的一座艺术宝库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介绍给观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纪录片《武梁祠》使用场景模拟、角色出演、微观摄影等手法,生动再现了跨越近两千年的人物故事。其中,纪录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年前的艺术之门。

  在第一集《探碑》中,纪录片循着清代金石大师黄易发现、修复、保护武梁祠的主线索展开。镜头回到了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八月,担任卫河通判的黄易从河南开封返回济宁途中路过嘉祥县,在紫云山发现了立于东汉建和元年的“武斑碑”。次年春天,黄易又发现了七块武梁祠堂石,带有清晰画像的石刻十四块等总计二十六块画像石,还亲手制作了《紫云山探碑图》画册,把这次访古探碑之事记录下来。很快,武梁祠传遍金石界,声名大振。

  更值得肯定的是,纪录片考证了诸多历史细节,介绍了黄易之于武梁祠的巨大历史贡献。比如,黄易发现武氏墓地后,建立了一个“封闭式仓库”来保护发现的碑刻和画像石;晚年即便是经济拮据,黄易也没有售卖任何一件武梁祠的文物。正是由于黄易这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金石学家,武梁祠才获得今天的影响力。

  对武梁这个人物的介绍也是如此。纪录片用几个小故事讲述了武梁这名隐居儒士的高风亮节和思想深度,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为何武梁祠会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这种创作手法让原本可能晦涩艰深的纪录片变得通俗易懂,又不失思想底蕴。

  当然,如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郑岩所言,对于这处可以媲美西方帕特农神庙、绘画《蒙娜丽莎》的艺术宝库,纪录片重要的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展示。在武梁祠的画像中,无论是行走于昆仑的西王母东王公、人身蛇尾的创世神灵伏羲女娲,还是巡行天际的风伯雨师,抑或孔子见老子、完璧归赵、管仲射小白的历史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地传扬着汉人“孝仁节勇,尊贤爱士”的精神内涵。

  纪录片中,山东博物馆典藏部研究员于秋伟说,汉代石像的线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线条充满了张力,我们说“汉风雄浑”,这个词有些抽象,不过汉代石像的线条是后世任何时代都没法达到的一个高度。

  以武梁祠中的石像“荆轲刺秦王”为例,镜头依次略过这幅石画的每一个细节:荆轲怒发冲冠,投匕中柱;秦王断袍弃袖,大惊失色。而柱旁木匣半开,樊於期的头颅切齿怒目;燕国第一勇士秦舞阳则惶恐瘫坐。一幅画定格了电石火光的刹那,凝练了惊心动魄的万语千言,生与死,追与逃,行与止的复杂矛盾,仿佛要突破简单的线条,跃然而出。

  除此之外,纪录片也有国际化的视角。纪录片创作团队专门到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地进行采访、拍摄,邀请国内外学者从历史、国际的视角分析讲述武梁祠的艺术价值。

  这些跨越近两千年的人物故事和讲述,让读者明白武梁祠何以立足中国,影响世界。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