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专访导演方励: 里斯本丸和82年后的一个历史幸运儿

2024-09-25 10:01:0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高原

  方励说,自己是一个幸运儿。

  前不久,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作为导演和制片人的方励把过去8年的经历搬上银幕。开头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2014年,作为出品人和制片人的方励和导演韩寒在浙江舟山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偶然听说了这艘二战沉船的故事。2016年开始方励组建团队找到沉船,2017年找到在世的营救者林阿根老人,2018年开始到英国大规模寻访亲历者和其后人。自此,“急迫”和“幸运”贯穿着方励和他做的这件事。

  时间回到1942年9月27日,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将1816名盟军战俘从中国香港押往日本作为劳工。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3天后,里斯本丸号行至中国东极岛海域时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船从被击中到沉没历时25个小时,而日军将所有盟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随后,盟军战俘展开自救,破舱逃生,危难之际,200多名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用小船救起384名盟军战俘,并提供食物和住所等,但仍有828名战俘因为被淹死、被日军射杀,或被困在船上未能逃生,永远留在了这片海域。

  方励想把这段历史讲清楚。他说,找船出于专业的好奇心,地球物理专业出身的方励曾从事过多年探测方面的工作。他说自己有一颗喜欢挑战的心,“历史给我这个机会,就不能够粗制滥造。”近日,新黄河记者在北京专访了方励,“我只能说意识到了得赶紧干。”方励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一个历史的幸运儿。令他欣喜的是,电影上映后,与英国士兵相爱结婚的厦门女孩“梁素琴”(音译,真名:梁秀金)找到了,没能在电影中呈现的故事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关于里斯本丸的故事依然在延伸。

  抢回一段历史记忆

  方励的父亲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母亲,那是父亲一生的遗憾,方励说,“我父亲一生的痛,就是找不到母亲了,连母亲的坟墓都找不到。”

  在寻访里斯本丸沉船的幸存者时,方励想到了自己家的这一段遭遇,他共情到了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见的越多,越敏感,越痛,越来越懂。”

  历史不会等待,方励感觉所做的事似乎冥冥之中有了安排。《里斯本丸沉没》影片中采访的3位亲历者分别是幸存者丹尼斯·莫利、威廉·班尼菲尔德,以及曾参与救援的林阿根老人,彼时老人已经94岁,2017年方励见到林阿根老人时才得知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当年参与救援时,林阿根仅有15岁。但电影还未公映,3位亲历者相继离世,“2020年的7月我亲自去送林阿根老人的骨灰,他是第一个走的,5个月后,又一位老人走了,2021年初,另一位老人也走了。”这让方励感到遗憾。

  “再不抢不行了,因为我也没做过纪录片,我也不是干纪录片的人,但是知道时间来不及了。”为了拍这部电影,方励先后采访了150多人。他说,2018年和2019年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找人和抢救性采访的工作中,记录下来是他的本能反应。

  “他是第一次听说他爸爸怎么死的。”

  方励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严谨的,他认为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在影片《里斯本丸沉没》正式版本上映之前,方励曾粗剪过一个版本给这些英国老兵的后人观看,“我们也担心里面有信息有错,涉及这么多家庭,得让大家来检验。”在试映后,确实发现一张照片用错了,这个错误也在正式公映后得到改正。

  不过,方励说试映还有一个目的,“我是担心他们等不及!”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很多后人都已经七八十岁,因为疫情等原因,他们等待这部电影已经5年的时间,“第一时间粗剪,已经算是个完整故事了,刚好也是一个测试、检验,也是给大家一个交代。”

  那场试映之后,方励收到了130多封感谢信和邮件。

  方励说,“大家感谢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们这个团队,让他们看到了当年下落不明、杳无音信的爸爸、先辈经历了什么,在哪里,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表达是最多的。”

  “包括那些遇难的,包括那些活下来的,他们的爸爸经历了战争的创伤,还有一点表达非常强烈,感谢我们中国人民,当时确实是中国人民不进场,日军不停火。”方励总结,所有的盟军后人都在感谢82年后有中国团队帮助他们还原历史,也感谢中国人民营救了他们的先辈,这是双重的感谢。

  采访中,方励也发现,里斯本丸号上很多老兵的后人甚至朋友都不太清楚这些老兵的遭遇,而方励的到访也成为这些后人解密这段尘封历史的窗口。“我采访第一个幸存盟军战俘丹尼斯·莫利时,他的亲生女儿都不知道这件事。”方励回忆,丹尼斯·莫利的女儿坐在旁边认真听着,才知道这是父亲一直不愿提起的一场噩梦。

  另外一个故事中,在里斯本丸号上,第一个冲出船舱的人是波特中尉,因为他会日语,想去跟日军交涉,但是他也是第一个被日军打死的。采访中方励才得知,波特中尉的儿子并不清楚自己父亲是怎么死的,当年只是收到了阵亡通知。后来,方励把调查资料告诉了波特中尉的儿子,“他是第一次听说他爸爸怎么死的,他说他爸爸是一个勇敢的人。”

  “我一直讲,我是个幸运儿,替历史抢回来了真相,我很幸运。”方励说,采访工作结束后,他邀请14位英国战俘的后人来到东极岛海域,跟他们的爸爸告别,让他们的灵魂能安心。这件事也是方励自掏腰包完成的,那是2019年10月20日,不久之后新冠疫情暴发。“大家都在感谢我,我说我很幸运当时没有犹豫(做这件事)。”

  不断生长的电影

  一个战争故事,首先是这些人是谁?怎么沦为战俘,从哪里来的?这艘船是去哪里的?发生了什么?他们的突围以及遭遇屠杀这些都要讲清楚。还有一部分是战争之下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家庭,他们的家庭发生了什么?一路上他们个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萦绕在方励心头的谜团很多,他希望通过寻访解密,把这段历史讲清楚。

  方励用“虐心”形容那段寻访的时间,但依然有很多故事都没能呈现。他还透露,影片中使用的素材只有20%,取舍之中有了现在的成片。

  一方面,战争的残酷影响和伤害着几代人,影片中有里斯本丸号上的英国老兵后人为先辈建了空坟墓,很像是中国传统的衣冠冢。方励说,他在寻访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个这样的空坟,没有尸骨只有遗物。

  方励感叹故事实在太多,依然还有一百多个家庭想要接受采访,讲述先辈的故事。方励告诉新黄河记者,当时做大银幕的素材已经完全够了,但是大家表达出了强烈的想被采访的意愿,所以他想把采访继续下去,他决定做一个线上的里斯本丸沉船数字纪念馆,把所有的素材都放进去,目前已经设计了形式,域名也已注册。

  另一方面,方励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场灾难中中国渔民的壮举。方励回忆,在岛上采访时,渔民们的后人聊起先辈的救人经历都表现得特别淡然,因为他们的先辈们在世时聊起这件事也是云淡风轻。

  方励说他相信善良是普世的。方励理解,作为营救者的中国渔民,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本身也是最穷困的年代,不计生命代价去拯救别人。“青浜岛不到100户人家,岛上没有作物,都靠打渔为生,这些被救的盟军战俘在岛上待了两天的时间,老百姓把自己家里所有的口粮拿出来,家家户户的衣物甚至被子撕碎了给这些英军。”方励认为,他看到了这些渔民的坚韧和善良,而这些渔民的慈悲心、怜悯心是本能的,因为靠海为生的渔家人,几乎每家都有海上遇险遇难的经历,渔民们就有了一个习惯,海上有难人人去救。

  目前,影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评分已达9.3分。“有的观众说,以为是个战争片,或者历史片,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没有想到这里面充满了这么多情感。”路演和线上交流的时候,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在表达感动,这是方励特别欣慰的事。方励说,“别人说我当导演,我说我当搬运工,我发现了一些精彩的故事,给大家搬来了,打动了大家,说明我搬对了。”震撼、感动、真实,这6个字是方励归纳的观众反馈。

  影片中,一名英国士兵与中国女孩梁素琴从相爱结婚到失联的故事让很多观众动容,这名英国士兵的后人也一直希望找到梁素琴。前几日,梁素琴在厦门被找到的消息让方励很激动,并很快与她的后人做了连线,里斯本丸的故事依然在生长延续。

  “大家不是被我感动。”方励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大家是被我给他们搬运来的人文、家庭、情感、爱情、亲情,以及一个一个的故事所打动。”(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