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安澜》:一本影像版的“黄河之书”

2024-10-25 11:13:37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徐敏

责任编辑:李欢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

  10月20日,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暨第15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其中,纪录片《黄河安澜》获得最佳电视纪录片奖。

  据了解,《黄河安澜》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水利部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支持,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心与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承制,韩斗斗担任总导演,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担任艺术指导。该部纪录片共分为六集,分别是《国脉千秋》《力挽危澜》《量水而行》《重现盎然》《发展新路》《幸福长河》,每集50分钟,用300分钟的磅礴影像展现了新时代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全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余光中的诗歌《民歌》中写道。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全长5400余公里的黄河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北方大地上。它自青藏高原一路奔泻而下,在黄土高原上切下溯,之后又一路向东,将广阔的华北平原铺展成万里平畴,在辽阔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千百万年来,黄河滋养着古老文明的孕育生长,染就了中华民族的炎黄底色。如何将如此宏大的题材用满怀人文关怀的方式讲述出来,对纪录片来说有着很大的挑战。

  让我们回到纪录片的影像本身。故事从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距今约150万年的女性头骨化石说起,这是我们今天目之所及的黄河流域的最遥远时空下的人类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古人类的活动逐渐密集,文明的种子在黄河两岸萌生。《国脉千秋》这一集,讲述了中华文明在黄河的滋养下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历程,其中还间杂讲述了艰难的治河史。在这条漫长而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影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重点呈现。

  遂公盨,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这件文物是馆内专家于2002年在香港古董市场购得。遂公盨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整体造型典雅、古朴大气。去除斑驳的锈迹,底部显露出98字铭文,其中有“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永御于宁”等字样。意思是天命禹治水,开山疏导河流,这里的河流无疑指的是黄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说,这件文物的出土,我们可以知道关于禹和洪水,比如禹划九州,以及大禹治水这样的传说至少在西周中期已经有了。这甚至可以进一步让我们揣测,大禹治水恐怕并非传说,而是史实。

  就是在这样不疾不徐的讲述中,一幅以黄河为底蕴的中华文明脉络徐徐展开。这种宏大又不失细腻的讲述不禁让观众想到余光中的散文名篇《黄河一掬》中的句子:“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

  纪录片不仅有宏大情怀,也有对与黄河关系紧密的普通人的关照。第四集《重现盎然》中把一段不短的镜头给了治沙英雄石光银。石光银长在黄河岸边,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地区的沙漠,三次治沙做出了三次巨大牺牲。第一次是“治少了票子”,他把家里所有积蓄基本全部用于治沙;第二次是“治丢了房子”,为了筹钱购买树苗治理狼窝沙这片沙地,他把房子、猪牛羊等家里的财产全卖了;第三次则是“治死了儿子”,儿子帮助他从宁夏运输树苗到榆林种植,因为过劳而发生车祸去世。

  石光银治理沙漠守护黄河的故事令人动容。如今的黄河安澜正是因为这些曾经是普通人,如今被我们称之为英雄的人们负重前行。纪录片的镜头中,脸上布满皱纹的石光银摸着他亲手种的树,说:“树都长大了,人都老了。”在这个全景式的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发展交汇的丰富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无数人感动,也使得这一作品在金鹰奖上脱颖而出。

  近些年,以黄河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比如《天下黄河》《探寻黄河之美》《大河奔腾》等,也有从黄河文化的一个切口入手的纪录片,如展现黄河入海口风貌的纪录片《大河之洲》,讲述黄河文物的微型纪录片《从河说起》,讲述黄河几字湾地区的纪录片《黄河从草原上流过》等等。《黄河安澜》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将历史、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通过生动的画面与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珍贵关系之外,还引导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这是一种深度的社会责任感。

  纪录片把令人震撼的实拍画面、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生动的动画演绎等融为一体,可谓在荧屏上打造了一本影像版的“黄河之书”。

作者:徐敏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