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俩男女生宿舍全员考上研究生 都说庆幸遇到“好舍友”
考研成功的“学霸”段昌均、任东辉、庄文、郭玉杰、安瑞龙在一起庆祝。 记者黄中明 摄
大学宿舍是个“奇特”的小圈子,舍友有着比其他同学更亲近的关系,平日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休息,还可以一起考上研究生。近日,2018年考研结果陆续出炉,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50%的本科应届生考研成功,其中不乏一个宿舍学生全考上的情况。4月17日,记者见到了他们中的几名代表,看这些“中国好舍友”是怎样“修炼”成的。
奋斗路上不孤单早起的舍友当“闹钟”,晚起会有“罪恶感”
安瑞龙、段昌均、任东辉、张广俊、刘士振和王尚宇同住山师大7号楼515男生宿舍,都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班本科生。最近,他们中喜报频传,6人陆续被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其中,安瑞龙和刘士振同被山大“党的建设”专业录取,只不过前者是保送,后者是统考。
最早打算考研的是段昌均,他从小就对国际政治有浓厚兴趣。尽管是最早想考研的,但他却经常是复习阶段早晨起床最晚的。“舍友中最早的6点半就起床了,我有时7点半才起。”面对舍友这样的“闹钟”,他心中升起了“罪恶感”,“后来我也7点前就起床了”。
像段昌均这样有“主意”的还有任东辉,他大三上学期才决定考研,但对自己专业和特长的找寻却是从一入校就开始的。“考研一整个过程,不光复习‘战线’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也是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读书、实习,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就是将来成为一名政治老师。
“每天晚上学习回来后,宿舍气氛都挺轻松愉快,也算是给大家紧张的复习过程解解压。”安瑞龙说,虽然报考的专业不尽相同,但有部分资料仍可共享,彼此之间也能借鉴复习经验,形成良性竞争。
没说出口的约定考研保研道路不同,却默契地坚持到底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女中翘楚也不少,3号楼607宿舍的郭玉杰、朱倩倩、周巍、宋月、汤超凡和郑默含,则分别被西安交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山师大和首都师范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郭玉杰是被保送至西安交大的,从大二开始,她的考试成绩就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有师姐建议我提前为保研做准备,我从大三暑假前就开始着手了。”
郭玉杰大三结束后的暑假报了5所高校的夏令营,包括西安交大、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大、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她先后接到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和华中师大的夏令营通知,“12天之内跑了上海、西安和武汉3个城市,时间很赶,但内容很充实”。
虽然考研之路不同,但这个宿舍的舍友们似乎有种潜在的“默契”,就是谁也没想过要半途放弃。“大家的复习状态都很好,她们能都考上研究生,我一点也不意外。”郭玉杰说。
山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辅导员邱晓煜介绍,截至目前,全学院近50%的应届生考研成功,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班45人中有36人被录取,成功率达80%。“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老师们都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帮助,复习期间的心理问题调适也是关注的重点。”
●相关新闻
双胞胎姐妹双双考上研
在山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院2014级应届本科生中,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姐叫庄文,已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共党史;妹妹叫庄静,被保送到中国海洋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专业。
人如其名,庄文和庄静给人的感觉也很文静,姐妹俩感情很好,平时除了各自上课,几乎形影不离,自习总是一起上。庄静虽成功保送,但在进入保研程序前,她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研究生统考的复习。
两人每天早晨6点20分起床,晚上12点才休息,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排上了精确的日程。在去年4—6月专业实习期间,庄静在外地中学当实习班主任,白天工作繁忙,只有下班后和周末能学习,她也一天没闲着,全部业余时间都用来复习。
后来,妹妹成功保送到海大,但她没有“抛弃”姐姐,庄文在紧张地复习冲刺阶段,庄静也陪姐姐一同上自习,只不过她会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姐姐考研的两天我全程陪她一起,第一天一直等在考场外,研究生考试很少有家人陪伴的,考场外几乎就我一个人在等。”庄静说。而庄文也在庄静考雅思时全程陪伴,妹妹考试压力大,姐姐急得嘴唇上了火。尽管就读研究生期间姐妹俩要暂时分开了,但她们对未来都充满畅想,如果力所能及,她们还都想继续考博士。
原标题:山师俩男女生宿舍全员考上研究生 都说庆幸遇到“好舍友”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