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济南行|阿菩《济南行》
来济南之前,我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一场失败,心情在我的旅行笔记上,演奏着不甚愉悦的篇章。
一路上,窗外晃过的种种景观,雷同得几乎像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各种模板,千篇一律的楼房、高架、植被……无法闯入我此时的心境,无法让我糟糕的心情哪怕有那么一丝改变。直到那座城市出现了。
下高铁的时候,一座完全不同于南方的都会迎面映入。这是一座不同于南方的城市,路是如此之宽,建筑是如此之大,高耸的植被间间隔也大于我所熟悉的家乡,细细品啄似乎并无不同,但空间架构上的差异还是让一股大气充满了胸臆。这是一种格局上的对比与变化。
多日来的苦恼,一下子去了许多,我忽然想,也许最近貌似跌入谷底的糟糕境遇,其实是反弹的先兆呢。
就更大的人生去看时,当下困扰着我的一切,不过是数十年光阴中渺小到可笑的一个涟漪罢了。
我跟随着采风的大部队,行走在济南的街头,亲掬着一眼眼的泉水,品着清茶,听着那一个个的曲艺。
舜山也好,济水也罢,这都是我在历史书上所熟知的。然而现在却已经被一个个的山庄、一条条的道路所取代。
在沧海桑田之后,这个城市已经有了太大的变化,甚至就是济水,它奔向黄河,而后又随着黄河奔流到海,三千年下来,大河的轨迹也改变了不知多少次。但从考古推测来看,这里的人仍然是三千年前的人的子孙——无论是身高、面部特征还是一些渗入到文化基因中的性格特征,都是如此。山川都变异了,而齐鲁人民的血脉竟然强大得超越山川。想起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鼎革大变、山崩地裂,作为个体的自己所遭受的一点不公对待,微若毫星。
济南七十二泉,泉水带着微澜,映照着我的身影,也映照着我的心。泉水入茶,水甘中暗藏着寻常人难以察觉的茶涩。然而舌根的涩味,却更增舌尖的甘甜。仔细想想,人生不如意处多在,而欣慰处亦多在,我粤地有歌谣传唱着:“人生际遇,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欢笑多于唏嘘,那是安慰,而总算二字又包含着多少无奈。安慰者是泉甘,而唏嘘者是茶涩。
鲁地与粤地,山水不同,但山水楼台间的人生体验,其实又无大异。
曲艺带着古味,那是不知多少代京津冀鲁的一人,在一都二省的颠沛流离中凝练出来的人生,诙谐中暗藏着不能品味的悲凉。然而在悲凉之后,他们却仍在嬉笑怒骂,仍然在砥砺前行,不然,哪里能将这门艺术传承至今。
最老的艺人,年龄与我已经去世的外公相仿佛,因为坐得近,我都能够看见他袖摆不能控制的颤抖,然而老人家依然站在那里,一如他的先辈们那样坚强地屹立在时间的洪流中,任其冲刷,直至于老。老先生随着年华必将逝去,然而只要曲山艺海还有传承,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一刻,这种文化传承中所承载的坚韧,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波澜,那一刻的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痛苦。多日来的积郁,就像随着济水回归了大海,这真是一次流畅的宣泄,我再抬头,与这座城市离别的日子已经到来,站台的那一边,是放下负担的彼方,是更加远大的前程。
当命途的高山横亘眼前,人类鼓起勇气,向上攀登,看看山顶的风景;当命途的流水款款而来,人类安抚心情,闲敲棋子落灯花,享受一刻的宁静;命途的缓急还能挑动我们敏感的心弦,但是不能妨碍我们弹出一个自己愿意发出的音符。
旁观自己的命,保持乐观的心。
我阖上了笔记本,期待着我下一段的旅程,下一秒的人生。
谢谢你,济南。
(阿菩,原名林俊敏,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网络作品包括《桐宫之囚》《边戎》《东海屠》《陆海巨宦》《唐骑》《山海经密码》等。)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