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之喜!12月8日,鲁豫两省亿万人民期盼已久的济郑高铁,迎来了全线通车。笔墨写不尽沿线群众的喜悦和激动。点睛之笔!一笔绘两“米”,济南、郑州相邻省会城市不通高铁的历史由此结束,沿黄“一”字形高铁大通道雏形已成。未来已来!济南、郑州两个万亿级城市,打开了强省会建设新格局。鲁豫合作将更为紧密,“山河四省”合作也有了更多想象空间。这一条长407公里的高铁线,承载了太多的愿景,也注定影响深远。
开通 四站同庆一线开
12月8日10时58分,随着G4821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出济南长清站,发往到郑州东站,连接济南、郑州两个万亿级省会城市的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时间飞驰。从2016年10月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率先开工建设,到如今全线开通运营,7年多时间里,这条事关千千万万旅客便捷出行的高铁大动脉,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当天上午,山东、河南两省政府和国铁集团以视频连线方式,在长清站、郑州东站两个主会场,青岛北站、濮阳东站两个分会场,四地同步举行济郑高铁全线开通仪式。开通首日,铁路部门开出多趟动车组列车,让更多旅客得以体验济郑高铁的快捷。除G4821次首发列车外,从长清站经过的列车还有濮阳东站至济南站的G4828次、青岛北站至郑州东站的G4823次、郑州东站至济南西站的G4822次、郑州东站到青岛北站的G4824次。济南日报记者与中央及省市数十家媒体的同行一起,从长清站登上G4821次列车前往郑州东站,见证鲁豫两省期待了多年的直通时刻,并全程体验这条新的高铁线路。同行者还有特邀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以及在校学生。与此同时,更多的旅客代表,分别从聊城西站、濮阳东站、郑州东站登乘列车,体验济郑高铁。
体验 “拉弯取直”就是快
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前,济南到郑州没有直接连通的高铁线路,以致两个直线距离仅约370公里的省会城市,乘坐高铁来往需要从江苏徐州或河北石家庄跨第三个省份大“V”字形绕行,高铁平均通勤时间需要3到4个小时。两个城市之间单向开行22趟列车,其中高铁16趟,10趟需要绕行徐州,6趟绕行石家庄。行程最短也要3小时12分钟。相比之下,济南到北京直线距离约400公里,高铁直达最快1小时23分钟;济南到上海,直线距离约800公里,高铁直达最快3小时6分钟。在2023年12月8日之前,从济南坐高铁到郑州需要的时间,足够在济南-北京之间打一个来回,也完全能够从济南赶到上海。如今,济南、郑州之间有了一条“不拐弯”的高铁线,两地之间原来“V”字形高铁运行路线被拉直成了“一”字形,这两个相邻省会城市结束了没有直通高铁的历史,由互联互通变成了直连直通,时空距离也随之缩短。12月8日,记者乘坐的G4821次列车从长清站出发并在聊城西站短暂停留后,一路直达郑州东站。按照国铁集团的统一安排,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济南西站至郑州东站间最快只要1小时43分钟,较此前压缩1小时29分钟。
展望 抱团发展已起步
济郑高铁在聊城地区新建了茌平南站、聊城西站、莘县站3座高铁站,推动聊城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加入省会济南“1小时生活圈”。未来,济南将借助这条高铁,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在工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以及创新要素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对“两河明珠”乃至豫东地区的影响力。在建的京雄商高铁与济郑高铁在聊城西站实现交汇后,坐拥“十”字形高铁的聊城,也将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精彩。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沿黄陆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济郑高铁东接京沪高铁、西连京广高铁,中段与在建的京雄商高铁交汇,并可通过郑州枢纽联通更多的高铁线,打通山东半岛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及长江中下游、粤港澳地区的快速通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着这条关键高铁线的全线开通运营,济南、郑州、石家庄、太原“山河四省”的省会城市实现高铁闭环,并在相邻城市之间形成了“1.5小时生活圈”;济南经郑州到西安、兰州、西宁的“一字型”东西向高铁大通道加速形成,未来随着津潍高铁与济滨高铁建成开通运营,济南与滨州、东营实现互联互通,中国版图上最终将形成一条东起黄河入海口,西至黄河起源地青藏高原的沿黄“一字型”大通道。高铁赋能,沿黄主要经济区将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携手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山东、河南两个经济、人口大省为例,在济郑高铁为山东打开通向中原腹地的崭新大门之前,鲁豫两省已在多个领域深化合作。2021年10月,两省签署《关于豫鲁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1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几个月后,两省又于8月31日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既是鲁豫两省抱团合作的一个成果,也是黄河流域更大范围内协同发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