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独臂女孩邀请路人在街头绘画,希望更多人关注盲人出行

2025-03-10 08:08:50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震

责任编辑:田艳敏

  用3天时间画完一幅画后,浙江女孩方寸心因疲惫去了医院,这是她迄今画过“最累的一幅画”,在浙江丽水学院南门的盲道上,耗时3天,绵延百米,被称为“彩虹之路”。

  从女孩的坚持,到“一人认领一块砖”,盲道被装点成“彩虹”。一个人的想法,一群人的参与,一次充满爱意的尝试,人们正“用看得见的颜色,换看不见的方便”。女孩说,希望更多人关注盲人出行,关注残疾人的世界。

  3月8日,新黄河记者对话“彩虹之路”的发起人,绘画博主、独臂女孩方寸心,听她讲述“彩虹之路”背后的故事。

浙江独臂女孩邀请路人在街头绘画,希望更多人关注盲人出行

  方寸心在盲道上绘画 受访者供图

浙江独臂女孩邀请路人在街头绘画,希望更多人关注盲人出行

  路人参与绘画“看得见的颜色,换看不见的方便”

  “他们这辈子见不到色彩,今后却能走在彩虹上。”2月27日,浙江女孩方寸心回到家乡丽水,在丽水学院南门的盲道上开启了一次“创作”。“创作”的起点是盲道,终点却不仅仅是盲道。

  前一阵子,方寸心曾遇到一位盲人。盲人因盲道被占无法前行,只好请路过的方寸心帮帮他,“我就带他走了一段,但是也只能带他走一段,无法一直陪着他。”

  这在方寸心的心里埋下一根刺,她开始关注一些盲人博主,浏览盲人第一视角的视频,也开始留意城市盲道的使用情况。“我发现城市里很多盲道经常被占用,一些摊位的饭桌甚至直接被摆到了盲道上……”

  女孩决定做点什么,比如,“铺”一条“彩虹之路”。将起点定在家乡丽水后,方寸心和当地部门进行了报备,相关部门很快审批通过。

  实际上,“创作”并非易事。当天一早,方寸心就蹲坐在路边默默地画起来,但彼时还无人留意到她,直到砖上慢慢有了图案,才陆续有人驻足询问。“盲道上一块地砖的尺寸是25厘米×25厘米,我自己忙一上午也就画几米,这么长的路,估计三天三夜都画不完。”方寸心说。

  于是,她决定邀请路人一起创作。有人婉拒,方寸心苦口婆心,她逢人就解释,“每个人的一点点爱心,就可以把整条盲道填满……”直到越来越多人从围观到加入,“从两三个人蹲下来画,最后变成了十几米长的队伍。”人们“一人认领一块砖”,用画笔勾勒着盲道。夜色渐沉,土黄色的盲道却变得缤纷起来,像一条彩虹。

  “用看得见的颜色,换看不见的方便。”3天后,一条长达百米的“彩虹之路”终于完成,方寸心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记录下“彩虹”被拉长的过程。

  “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爆改”盲道的这3天,方寸心也收获了温暖。有人递来椅子,有人送吃送喝,让女孩久久不能忘的,是大家弯腰下蹲被定格的画面和一幅幅充满意义的“四宫格”。

  有人蹲下来,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有人帮着拉起线,避免画好的盲道被破坏。有人画下星火,希望做的事情能像流星一样划破黑暗,为他人带去幸福;有人画出向日葵女孩,希望大家能向阳而生……

  “这确实是我画得最累的一幅画,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幅。”方寸心说,“一个人的力量可能真的很小,但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印象中,我们似乎很少看到盲人,但其实盲人的数量真的不少。”方寸心说。“会不会是为了避免给大家添麻烦,又或是盲道这类‘路’不通畅,阻碍了他们感受这个世界?”

  方寸心回想起自己看的盲人视频,“我发现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还有就是麻烦你了,他们好像很在意占用别人的时间和精力,但恰恰也说明他们的善良,他们的世界也需要被看见。”

  方寸心曾参与过一些残疾人的公益活动,她发现,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盲人喜欢摄影、跑马拉松,“即便他们看不见,也能拍出很好看的照片;他们看不见路,也可以朝着终点奔跑。”方寸心说,一位盲人告诉她,自己喜欢被风吹拂的感觉,那是他们感受世界的方式。

  “所以我做这个事,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盲人,关注残疾人,社会也要投入更多精力关心和保护他们。我们都身处在同一个世界,盲人的世界不应该是闯关游戏,我们的‘路’都应当是畅通的,他们的需求需要被看见。”方寸心说。

  根据中国盲人协会相关数据,我国目前约有1731万视障人士。视障人群出行问题,也亟须被社会真正“看见”。

  在“不规则”的人生里,与自己和解

  开朗坦诚,是方寸心给人的“第一印象”。

  她先天右臂缺失,自高中学习绘画后,成为一名艺术生。毕业后,方寸心在横店工作,如今在某剧组担任编剧,同时还是一名绘画博主。“心心”是她的小名,所以她给社交账号起名为“方寸心心”,目前该账号已收获22.1万粉丝。

  对于方寸心来说,先天缺失手臂反而是一种“幸运”。“我生下来就是一只手臂,和正常人生下来就是两只手臂其实是一样的,都会慢慢习惯生活,这也给我带来潜意识的感恩。”方寸心说,她不用花时间去适应所谓的残缺,反而能将更多精力用在感受艺术和生活上。

  “我觉得并非艺术都得登‘大雅之堂’,它可以在市井街巷,也可以在我们的平凡生活中。”方寸心回忆道,她的老师曾教育她,不要被标准桎梏,也不要迎合规则,“美是没有标准的,就拿画画来讲,如果追求画得像、画得标准,那么用照相机就好了,正是因为一些不规则和不确定,艺术才拥有生命。”

  有爱的世界便不会黑暗,这是方寸心带给家乡的故事。那个年少时询问家人为什么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女孩早已和自己和解,在未来无数条“彩虹之路”上,在不规则的生活里,在无数次治愈与被治愈中,继续她的艺术人生。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震

责任编辑: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