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街头“要饭”,玩梗还是越界?

近日,云南大理古城的街头,出现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摆一张写着“要饭”的纸板在地上,坐在马路上抽烟、喝酒、聊天、拍照。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展示他们“要饭”的照片,评论区里有的网友表示向往,有的网友表示不理解,直呼“抽象”。(3月5日澎湃新闻)…[详细]

让学徒制更好赋能工匠人才成长

“建议健全运行保障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企业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赋能工匠人才成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进一步完善学徒制建言献策。高质量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学徒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制度体系、社会认知以及培养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3月9日《工人日报》)…[详细]

家长别把生长激素当成“长高神药”

招聘会开进高铁站,“流量”秒变“留量”

涵养良好生态,打造“AI原生城市”

雷军谈“车牌颜值”,触及的是产业核心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

我们今天学雷锋,首先要学习他信念的力量。雷锋从小立大志,他在小学毕业发言时就表示,要当人类英雄。他的日记本里,记下了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的名字。虽然历史没有给雷锋提供堵枪眼炸碉堡的机会,但他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使他获得新生的党和新中国。他用滴滴泥沙垒成道德高山,用22岁的生命回答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人生答案;他用涓涓细流汇成的道德长河,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添了磅礴的力量。我们向雷锋学习,首先要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详细]

我的雷锋情

雷锋,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深入人心,他的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详细]

雷锋精神与社会同行与时代同频

雷锋精神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但其基本内涵是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这就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详细]

雷锋精神在泉城闪耀新光芒

雷锋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泉城济南,雷锋精神正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好人、一件件生动的善举,塑造起珍贵的城市品格,让大爱之城闪耀新光芒。…[详细]

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关键在于对准需求

有一个创业的“绝佳点子”,却因缺乏人脉和启动资金而止步不前,这是许多人很难迈出创业第一步的主要原因。现在,多部门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该《意见》引发社会关注。…[详细]

卫生院牵手养老院,让“医”“养”平衡结合

当老龄化社会进入急剧发展的轨道,一个越来越近的困境是:谁来照护我的父母?我们又该如何老去?在浙江部分地区,基层卫生院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在湖州德清,有基层卫生院办起医康养中心,两人一间房,每月含餐费共需支付3000多元;在台州,去年全市已有10家乡镇卫生院利用闲置资源推出“医中办养”服务,黄岩区北洋镇中心卫生院康养中心甚至“一床难求”。…[详细]

大学语文,永远不能边缘化

在去年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宁凌建议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提高该课程地位,规范教材和大纲,提升教学质量。日前记者获悉,该建议获得教育部答复。答复透露,要指导相关专家组织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推动高校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详细]

让政商风清助力民企再踏“起跳风口”

2月26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30多家民企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这样的“顶格阵容”,释放出齐鲁大地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详细]

不动产登记服务“跨省通办”,好!

202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在首证颁发地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的现场活动上,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再扩容,四省十市正式签订框架协议,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