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企业被惩,尊企先护企
客观的信用评价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2月17日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案例涉及传统产业、中介行业、科技企业、征信机构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企业名誉权的全面平等保护和及时充分救济。(2月18日《人民日报》)…[详细]
社区会客厅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街道顺祥街社区有个“搭把手”社区会客厅,会客厅留言板上贴满了居民们的诉求,就像一面“许愿墙”。在他们心里,会客厅就是万能的——家电维修、修裤脚、按摩、陪诊服务、自助体检……这个会客厅,挖掘了社区内生动力,也链接了社会资源,探索出了一套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2月18日《济南日报》)…[详细]
“AI公务员”上岗,究竟该关注什么?
近日,深圳福田区政务大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同事”——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这些“AI公务员”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却以其高效、精准的工作能力,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2月18日《扬子晚报》)…[详细]
有专业和热爱做前提 “剑桥女孩”也能当动物饲养员
工作日的每天早上8时,“00后”女生马雅会准时出现在上海动物园亚洲食草动物展区,先巡视一圈,观察一下自己饲养的动物们是否健康,然后开始清理粪便,打扫展区。去年从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马雅应聘来到上海动物园,成为一名饲养员。(2月17日《南国早报》)…[详细]
莫让“病假难请”损害职工基本权益

今年春节前夕,一波三折的请病假经历,让在河南省郑州市某企业工作的刘亚培身心俱疲。“感冒了想请3天病假,公司让我提交证明再走审批程序。”但公司不认可线上平台和社区医院的证明,要求提供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病假条。最终,由于没能提供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病假条,刘亚培的病假申请没有被公司批准。记者采访发现,现行病假制度由于规定相对滞后、长期未调整等因素,在适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2月17日《工人日报》)…[详细]
上好体育课,不妨从“科学出汗”开始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体育八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是此次“体育八条”要求落实的重点。…[详细]
“承诺即修复”让信用机制更有力量
“本以为这次贷款没戏了,没想到信用修复可以如此便捷,让我们顺利拿到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一家建设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感慨万千。他的企业曾因“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被列为异常。在市场监管人员的指导下,王先生对信用修复材料进行了完善,当日提交,当日处结,当日就申请到了贷款。据悉,王先生成功修复信用,得益于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的“承诺即修复”举措。(2月17日《济南日报》)…[详细]
公务接待“扫码用餐”

扫码自费吃食堂,不安排、不陪同。如今,公务餐有了新“吃法”。近年来,多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出公差就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要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即可。从源头破除基层公务接待不正之风,刹住“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把基层干部从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详细]
让家长同意“鞭罚”教育岂能“暴力化”?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阳江龙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就读须知,其中明确“对犯错的学生使用鞭罚和罚站思过的惩戒方式,要求学生和家长签字同意,否则另择他校”,相关规定引发热议。(2月16日《南方都市报》)…[详细]
济南“无人驾驶之城”未来可期
通过大屏幕就能给道路内部隔空“体检”,清晰感知道路病害情况、道路全域交通事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这并非未来场景,而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智能感知道路呈现的生动现实。12条新建智能感知道路通车,还有27条即将建成,这些“智能”道路,让起步区成为全国首个在城市中实现规模化建成智能感知路网的新城。同时,起步区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将探索无人公交、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等应用场景。不久的将来,济南或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无人驾驶之城”。 (2月16日《济南日报》)…[详细]
思想开窍 实干开年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槐荫区的新春先行第一步,始于一场席卷全区的头脑风暴——从2月10日到11日,全区用一天半时间,围绕“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这个主题,召开了一场大范围、大规模的工作务虚会,吹响了全区干事创业的“集结号”,全区正以“满格电”的状态,跑出新春加速度,奋力实现开门红。…[详细]
“扫码用餐”引领公务新风
扫码自费吃食堂,不安排、不陪同。如今,公务餐有了新“吃法”。近年来,多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出公差就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要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即可。从源头破除基层公务接待不正之风,刹住“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把基层干部从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 (2月15日央广网)…[详细]
多措并举遏制AI声音滥用
AI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创新,也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伦理与法律挑战。近期,AI声音滥用现象频频曝光,从网络恶搞视频到电商平台的虚假宣传,再到电信诈骗案件的频发,不禁让人对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与监管产生了深刻反思。…[详细]
警惕打着“老年大学”幌子的坑老套路
坑老之术,可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被老人寄予厚望的“老年大学”正被一些不良商家异化为“围猎场”。免费体验课、名师授课……看似温情脉脉的幌子下,隐藏的却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当“老有所学”沦为“老有所坑”,这不仅是对老年人尊严的践踏,更是对社会价值底线的挑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