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故事]梭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从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办事处驻地往北6.5公里,长白山南侧,一个长方形聚落,便是梭庄。康熙《章丘县志》载:“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千年古村,有着一种独特的安详的气息。2019年1月,梭庄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济…

[济南故事]北园:曾是小江南

忆昔北园小江南,稻米飘香荷田田; 莲藕蒲菜萝卜脆,物产富饶庆丰年。…[详细]

[济南故事]“千里挑一”的光绪元年济南乡试

百年乡试似高考,光绪元年为恩科。千里挑一录取少,批次考试促稳定。…[详细]

[济南故事]阎尔梅:写诗赞济南风光

明末清初有位著名诗人阎尔梅,先后被关押到济南的按察司监狱和宽候所。他在不幸之中与济南结缘,写下诸多描写济南风光的诗句。本期“济南故事”小结:牢狱之灾多坎坷,因祸结缘济南府;秉性游历山泉湖,诗作咏叹异乡景。…[详细]

[济南故事]陈从周与济南古塔:印象最深且最难忘怀

  史学大家游济南,寺塔石像皆称赞。   通连古今底蕴厚,物是人非岁月长。…[详细]

[济南故事] 余光中:梦萦黄河水 情系济南泉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详细]

[济南故事]刘半农曾来遐园测音

提起刘半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纪20年代由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唯美诗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其实,刘半农除了是一位著名诗人以外,他还是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家、音乐考古和理论家。…[详细]

[济南故事]吴伯箫在济南任教的日子

吴伯箫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写作,1925年夏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后便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吴伯箫前往青岛从事编辑工作,正式开始以写作为生。后来吴伯箫更多地从事教育行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他一生辗转济南、北京、青岛、延安、泰安等多地,年轻时有一段在济南从事教育工作的生涯。…[详细]

[济南故事]龙山黑陶:文化遗产熠熠发光

说起龙山黑陶,那可是咱济南人引以为豪的非遗瑰宝。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其工艺在世界制陶史上独具特色。黑陶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详细]

[济南故事]章丘铁锅:须经三万六千锤锻打

济南市章丘区自古便有“打铁之乡”的称号,章丘铁匠打铁产品类型众多,主要以农具、刀具、铁锅等实用性产品为主。目前,章丘手工铁锅最具代表性的是“同盛永”和“臻三环”两个品牌。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同盛永铁锅锻打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其前身源自京勺,是当时备受京城名家厨师青睐的一种独特锻打工艺制成的铁锅。…[详细]

[济南故事]木鱼石:最会唱歌的石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一个美丽的传说》红遍大江南北,让长清区张夏街道的特产矿石木鱼石也变得家喻户晓,并有了“最会唱歌的石头”的美誉。…[详细]

[济南故事]陈楼糖瓜:入口难忘

亲,有没有见过叫做“糖瓜”的民间传统甜食?圆圆鼓鼓的,小的和核桃一样大,大的快赶上葫芦了;有的周身沾满了芝麻,有的光滑泛着光。是的,这就是糖瓜。每逢快到农历新年的日子,老一辈人总会念叨着“二十三,糖瓜黏,灶王爷要上天”的俗语。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是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而糖瓜正是必不可少的物件。…[详细]

[济南故事]黄家烤肉:舌尖上的“非遗”

在章丘绣惠街道的大街小巷走走逛逛,老远便闻到浓郁的烤肉香味,还夹杂着一股饱满的果木香,热气腾腾金灿灿的黄家烤肉成为章丘古城特有的一道“美食”风景。在济南的很多展会、夜市中,也都会看到黄家烤肉的身影。…[详细]

[济南故事]泉城大包:包裹着老济南的匠心与豪爽

“泉城大包”是济南大包子的统称,最早被称为“泉城大包”的,是位于南门大街的泉城大酒店制作的大包子,其皮薄馅多,价格亲民,在1997年还荣获“中华名小吃”奖,后来则不再制作销售。而如今传承地道、覆盖范围广的,则是恒益生泉城大包。…[详细]

[济南故事] 鲁味斋:好吃不含糊 名牌不虚传

提起济南老字号熟食店,想必很多老济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鲁味斋吧!扒鸡、扒蹄、凤爪、扒肘、酱牛肉等是鲁味斋的招牌菜,门店前经常会排起长队,食客络绎不绝,品尝老济南的传统卤味美食。…[详细]

[济南故事] 不饮趵突水 空负济南游

时值盛夏,泉水泡茶是济南人传统的解暑妙招。济南人与茶结缘,大概更多是因泉水而起。…[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