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故事]梭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2018-12-25 09:40:00

来源: 舜网

责任编辑:田艳敏

[济南故事]梭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从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办事处驻地往北6.5公里,长白山南侧,一个长方形聚落,便是梭庄。康熙《章丘县志》载:“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千年古村,有着一种独特的安详的气息。2019年1月,梭庄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济南唯一入选的古村落。

  村中古建众多,给村子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梭庄村的西南部,有一个石砌的古戏台,戏台修于明朝万历年间,石条斑驳,数百年来见证着这个古老村落的喜怒哀乐。这戏台,原来是个气派的大戏楼,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为了竖起戏台上的四根大石头柱子,村里专门请来一位壮士,那壮士每顿能吃一大盆饭,力大如牛,“忽”一下就把石柱给竖起来了。到1958年大炼钢铁,因为戏楼上有不少钢铁构件,就给拆了,只剩下一个台子。

[济南故事]梭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建于清嘉庆十五年的元音楼为四面牌坊形,通体用大小64块精致的石料镶扣组成,十分精美。在元音楼东侧横梁挂着一块刻有“元音楼”三个大字的石匾,两侧石柱上则刻有一副楹联:“月淡星稀僧扣处,电光云影梦惊时。”从字意来看,这里原先的确应该有座寺庙。

  元音楼以东,文昌阁巍然而立。文昌阁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底下一个石砌拱门,上面左右两间房子却已不是原来的文昌阁,而是后来为解决村中校舍不足而建起的两间教室。不过文昌阁上的影壁,倒一直保留至今。

  紧挨文昌阁的南边,是同样建于明代的药王殿,整座建筑不用寸铁、寸木,纯用石块砌成。药王殿大门两侧分别有两块石雕呈 90度角砌在门框,一雕飞龙、一雕飞马,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文昌阁原来也是村子的西门,穿过拱门往东,便是梭庄大街,路面全用石板铺成,据说是和文昌阁同时完工的,可见这石板路历史之悠久。在梭庄大街东南,还有一处李氏宗祠。一座五开间的老房子,和院子里的几通石碑,让整个院落显得气度不凡。

  据史料和李氏族谱记载,明代中期,李氏家族中一个名叫李崇的,教子治家颇有威望,他生有三个儿子,第三个儿子李君侍20岁考中秀才,娶妻夏侯氏,生了两个儿子。李君侍很年轻时就病亡了,夏侯氏24岁开始孀居,处事持家很周到。两个儿子李宦增、李实都是刚过20岁就中了秀才,长孙李克肖也是20岁中秀才,次孙李克似、曾孙李缙徵、李缙明也都先后中了进士。另一个曾孙李缙益功名略低,中的是清朝顺治戊子科的举人。这户人家当时轰动朝野,一门三代,出了这么多举人和进士,十分罕见。

  李氏宗祠的前身是一座花园,名为“啸园”,始建于大明万历四十年,后经多次整修,现在只存一进院落。据说蒲松龄还曾多次来这个院子里和主人品茶聊天。有意思的是,院子里除了几块“重修李氏宗祠”碑,还有一通“十戒碑”,告诫族人十大不可为之事。可见宗祠不仅是族人祭祖之地,对族人的行为也具有相当的约束力。(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梭庄大街故事多,李氏宗祠文昌阁。

  元音楼前老戏台,古村悠悠岁月稠。

值班主任:颜甲

    新闻精选

今天,济南趵突泉复涌18周年啦!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9-06

水滴连连 石体湿润 月牙泉出现复涌迹象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9-06

6家鲁企有望首批登陆北交所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2021-09-06

黄河滩区大迁建① | 五次洪水毁了五次家,第六次搬家住上“别墅”

新黄河客户端

2021-09-0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逾3.8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新华网

2021-09-06

北京证券交易所三大基本业务规则开始征求意见

新华社

2021-09-06

中秋假期火车票今天起开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9-06

国内在建最长湖底隧道太湖隧道传重大喜讯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9-06

凯旋!全运会山东“飞碟金牌天团”返回济南

舜网-济南时报

2021-09-06

东京残奥会闭幕,中国连续5届残奥会金牌奖牌第一!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9-06

孩子究竟每天应该吃多少饭?营养均衡最重要

光明网

2021-09-06

秋季变凉,务必提防这几种疾病

舜网-济南时报

2021-09-04

拿地方式呈多元化趋势 房企区域深耕能力待考

中国证券报

2021-09-02

规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工作 稳定市场预期

人民网

2021-09-02